个人信息

发送短消息 加为好友
姓名: 袁伟
领域: 人力资源  企业文化 
地点: 北京 海淀
签名: 北京大学文化与科技产业研究所所长(电话或微信:13366064900)
  • 博客等级:
  • 博客积分:86
  • 博客访问:572859

专家文章

EMBA教育的三点反思 2014-08-12

 中国的EMBA教育时间很短,才9年,成绩和不足都存在,因为是新兴事物。成绩应该说是正面的,是得到充分肯定的,因为在国家对MBA教育的控制还非常强的时候,MBA无论是培养的资源能力还不够,另外还有名额的限制,MBA的总量规模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。EMBA的发展是对MBA教育很大的补充,也给商学院一定的自由来探索和改革发展,也让那些原来失去了或者错过或者自己当时不够重视的,一个更高等级的教育机会,对一些企业家、对一些高等方面来讲又可以重新获得,因为到了三十四五岁再去跟年轻的二十八   九岁的人一起去考GRK,那是一个非常痛苦的事情。当时觉得并不重要,觉得并不那么的必要和紧迫,就选择等待或者放弃。既然有了EMBA教育,他其实很愿意回过头来整理思路,去系统化的学习管理知识,并同别的行业先进者分享教育,他们愿意有这样的机会。所以EMBA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这样的需求。

我们正面的同美国相比,我们可以看到EMBA教育的三个特点:一是为那些比较有成就的人士和非常高级的管理者得到教育的机会。在美国相对来讲,EMBA有比较资深的管理者,但很多也是中层管理者,也就是三十二三岁、三十五六岁的比较多。美国现在讲到EMBA的话,一定是“Weekend”,因为美国“Part-time”的MBA比较少,实际上把我们大陆比较多的“Part-time”的MBA跟我们的EMBA可能是一个折中,介于“Part-time”和EMBA之间的一种,相对比较年轻的,回过来讲,这是我们业内教育的特点,也是反映教育的价值,因为对这样一些人系统化的资讯,可以让我们企业少都一些非理性决策的弯路。这是从正面来说。

二是中国的EMBA教育更多的是本土化的、商业实践的考察和分析,对于企业实践来讲有直接的正面指引作用,EMBA学生要求非常高,希望学了以后马上回去就能用。这样也挑战了我们老师在从知识的设计,到底要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体系,到采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,某种角度上讲对他们是一种挑战,是一种“倒逼”,让老师有很大的提升机会。美国的EMBA教育总体上来讲是MBA教育的翻版,针对年龄和时间安排的不同课程也会有变化,相对来讲EMBA的学生比MBA的学生年龄要高一点,也会更多的采用案例教学,也会更多的来讨论实际的问题,来回应学生所面临的现实挑战。但是从我们本土EMBA来讲,我们EMBA很多的课程教学,应该说EMBA和MBA已经做的,否则的话,EMBA的学生是不会感到满意的。

三是我们的EMBA教育在中国有很多的创新,我看到很多学生都有了“游学”、“移动课堂”,中国的一种古道思想,行万里路、读万卷书,既开拓了视野,到不同地区、不同行业去考察,知识才可以更丰富。这样一种学习的课程,是一种启发式的学习,对于学生消化理论课堂知识,能够开拓视野,让有一些过于傲慢的成功企业家或者高层管理者能够看到山外有山,这是有好处的。有些学生为什么会被好的商学院招过来读EMBA,往往可能在行业里正是因为很成功,就非常迷信自己,有很强的路径依赖,但是他“游学”和开拓视野以后,会有一种谦和和本份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这种方式是非常有创新意义的。我们的EMBA也非常重视网络的价值,国外也很重视,但是国外的重视主要还是基于非常直接的或者短期的一种利益关系,在中国我们EMBA的同学有两方面的特征:一方面是学习的网络,大家进行分享,像“游学”,课堂的讨论和课堂外的交流都实现了。另一方面有商业合作机会,有大家彼此的相扶、相处,有因此形成了一种友谊。这种友谊是这些同学离开大学,20年、30年以后重新找回来一种比较少了一些功利,少了一些勾心斗角的成份,更加具有非常朴素真实的情感。像复旦管理学院EMBA的学员跟我讲,这两年的学习使我成长很多,不仅是知识的吸取、知识的系统化、知识同实践的结合,而且找到一批很好的同学和朋友。这个价值也是非常大的。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项目当中多少都有这样的特征。

但是相比海外来讲,美国的EMBA项目来说,我们还是有不少差距需要去弥补,因为在美国并不是说所有的商学院都有EMBA教育,这个同中国不一样。我们现在说EMBA办了多少年以后,可以办,MBA办了多少年以后可以办EMBA,潜台词就是说几乎所有的院校都要努力去争取办EMBA,EMBA是一个更高级的阶段,这同国外有很大的不同。国外的商学院有EMBA项目的原因是因为有市场,有这样的资源能力,像哥伦比亚、“UCIO”等等,从这个意义上来讲,我们的EMBA教育当中有三个问题值得反思,首先在理念层面上,我们为什么要办EMBA?其实如果你有足够的MBA的生源可以来培养,帮他们培养好,可以为很长期的人才发展提供很大的支持。然后你一定会发现,并不是所有的地区、所有的城市都具备非常充分的EMBA的需求,现在很多有拿了资格的就跑到别的地方去,因为本地招不到足够多的人。

这让我想起30年以前用的粮票,我们在大学里面,女生粮票用不完,怎么办呢?就送给她比较要好的男同学,因为男同学吃不饱,但是也许女同学觉得我没有什么要好的男同学,那怎么办呢?她就把这个粮票拿去换鸡蛋,把这个价值利用起来。这是计划经济。我们今天办管理教育,尤其是大学教育不应该按照计划经济的思维来办,这多少会背离我们教育的本质或者说异化了教育的理念。现在很多学校都争取办EMBA,但是却没有去深刻的思考EMBA真正秉持的理念和准则是什么。无形当中给社会产生了很大的看法,你办EMBA就是为了有现金流,你办EMBA就是招学生,容易来进入商学院的硕士级的教育项目,并成为EMBA。然后你付了钱,读到了学位。这个情况是存在的,损害了教育的品质,损害了教育的形象,因为教育的使命是提供公共的产品,无论它是传递知识还是培养人才,大家对公共的事业产生质疑的时候,那也会造成社会的危机。我们看到有些学校的确EMBA教育的资源能力并不很充分,它不是去想积累资源的能力,而是把这个拿到以后,怎么样去物尽其用,把这个价值体现出来,而他对这个价值的理解就是怎么样让这个变现,他自己没有人,就到处请人帮他上课,当然稍微好一点的最好,如果不够好也没有关系,反正只要这个学位能够发出去,就有现金流进来,现金流进来比现金流出去肯定要多,就有了剩余,这个剩余拿回去正好可以来养这个管理学院
。(此文来源:新浪财经)

推荐
北京大学文化与科技产业研究所所长(电话或微信:13366064900)
类别:其它类别 |   浏览数(1850) |  评论(0) |  收藏

相关文章

发表评论

最多只能输入150个文字,目前已输入 0 个字。
表情 [更多]
匿名评论
登陆账号: 密码: 找回密码 注册
看不清楚,换一张

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,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。